九游体育(NineGameSports)官方网站-最强体育平台

肇庆超130所学校推武术特色教育12万学生受益-九游体育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九游新闻 > 行业新闻

九游新闻

News

分类>>

肇庆超130所学校推武术特色教育12万学生受益

2025-08-12 07:01:28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近日,在国家校园武术试点学校传统武术操比赛中,高要区第一中学南兴校区武术队荣获传统武术白眉操(初中组)一等奖,这是我市开展武术特色教育的又一亮眼成绩,也是我市在中小学中推广武术特色教育的缩影。

  我市自2010年起积极响应教育部与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广实施〈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的通知》,将武术纳入素质教育体系,截至2025年,全市20%的中小学已开设武术特色教育,覆盖端州、高要、鼎湖等7个县区共130多所学校,累计12万多名学生参与常态化武术学习。

  肇庆市教育局体卫艺科负责人告诉记者,肇庆作为岭南文化名城,武术基础深厚,在中小学推广武术特色教育,不仅能丰富素质教育内涵,形成地方教育特色,还可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坚韧意志,减少“小眼镜”“小胖墩”现象。同时,武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广武术能增强学生文化自信,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2年,体育总局、教育部、发改委联合下发文件,将武术列入中小学体育课后服务“应设置”的9大项目,与足球、篮球等并列成为校园体育核心内容。肇庆以此为契机,联合市文广旅体局、市武术协会等单位组织武术比赛,开展师资培训、课程开发,并试点将武术纳入学校体育课程体系,作为课后服务的特色项目。

  在教学质量保障上,教育部门从多方面入手,构建了师资培养体系,联合高校与武术协会培训持证教练620名,破解专业师资短缺难题。完善课程开发体系,编写《肇庆校园武术教学指南》,分小学、初中阶段设置基本功、套路及武德教育课程。增强赛事引领体系,建立省、市、县三级竞赛机制,以赛促练提升教学实效的三大支撑体系。

  活动开展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曾面临两大挑战。初期部分家长认为武术“占用学习时间”,担心影响学习,教育部门通过家长开放日、短视频展示武术育人价值,转变了家长观念。此外,针对专业师资不足的问题,教育部门通过“高校委培+社会力量补充”模式解决,聘请退役运动员、武馆教练进校授课。

  在开展武术特色教育中,作为“全国武术之乡”的广宁县,在全县推广武术特色教育,并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全县48所中小学、57所幼儿园已实现武术课程全覆九游体育盖。各学校将武术纳入体育课程体系,每周安排固定的武术教学时间,一、二年级学生学习武术基础动作,三年级起逐渐增加武术套路学习,如洪拳操、白眉拳、咏春拳、五步拳、少年拳等,同时根据学生兴趣,传授棍术、剑术、刀术等技能。

  为了让更多学生喜欢上武术运动,该县构建了“校园武术操+特色拳种选修课+专业队训练”的立体化培养模式。部分学校还将洪拳、白眉拳、咏春拳等本土拳种融入课程,幼儿园阶段创新推出“趣味武术游戏”考评模式,将传统武术动作融入幼儿体能训练。通过建立段位晋升机制,有效激发学生习武热情,推动武术教育从“普及”向“精进”升级。

  广宁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练习武术,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肥胖率下降8%,近视率进一步降低,体测合格率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时,武术还锤炼了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进取精神,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和自信心。在2024年第十八届全国武术之乡比赛中,广宁县学生代表队在公开赛斩获72枚奖牌、精英赛荣获40枚奖牌,精英赛获对练项目和集体项目三等奖及“武德风尚奖运动队”荣誉称号。2024年,广宁县获评“广东省武术进校园推广先进单位”,成为全国首个“武术进幼儿园全覆盖”试点县,其“校园武术推广”经验被纳入《广东省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并在粤港澳大湾区推广。

  肇庆市教育局体卫艺科负责人告诉记者,武术进校园对学生全面发展作用显著,成效颇丰。身体素质方面,2024年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较2021年提高15%,近视率下降8%。行为习惯上,学生专注力、纪律性显著增强。文化传承方面,肇庆代表队在省中学生武术套路锦标赛中连续两年获团体前三名,多所学校创编的“武术+非遗”节目登上市级晚会。

href=""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