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新闻
News
分类>>雅安市教育局对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43号提案答复的函
您在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改善中小学生学习环境的建议》(第43号提案)收悉,经我局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按照《四川省贯彻落实〈关于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实施方案》要求,我市已于2020年全域消除55人及以上大班额现象。目前,全市小学2214个班,班额大于45人的936个,占比42.27%;全市初中940个班,班额大于50人的192个,占比20.42%。下一步,市教育局将认真对照《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要求,持续加强班额管理,聚焦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结合学龄人口变化情况,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推动小学每班不超过45人,初中每班不超过50人,2030年实现全域优质均衡。
市教育局高度重视教育领域闲置资产盘活工作,于2024年1月17日联合发改、财政等六部门印发《雅安市农村中小学闲置校园校舍处置工作指导意见》,对闲置校舍的处置原则、处置程序进行了明确,并就处置方式给出指导意见,确保后续新增闲置校园校舍及时、规范处置;于2024年4月11日发布《雅安市教育局关于加快农村中小学闲置校园校舍处置工作的通知》,全面摸清闲置校园校舍的位置、数量、质量、占地面积,建立闲置校园校舍台账,进一步规范全市农村中小学闲置校园校舍处置工作程序,加强管理利用。目前,教育领域闲置资产盘活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部分盘活典型案例附后)。下一步市教育局将指导各县(区)教育局,按照《指导意见》中明确的处置原则、处置程序,结合基础教育学校布局规划,及时有序规范处置教育闲置资产。
1.汛期转移安置点。天全县新华乡银坪教学点占地面积4135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300平方米,于2022年予以撤并后,由教育系统主动对接新华乡人民政府,履行简易移交手续,将其改造为雨季汛期安置转移群众点位,自2022年9月起,该教学点已安置转移群众约600人次,有效减缓新华乡防汛减灾压力,保障群众利益,充分发挥了闲置校点的公益性作用。
2.区域性消防救援站。石棉县美罗镇第二小学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080平方米,于2022年9月撤并入美罗镇第一小学。原有资产经县教育局商多方研究,结合《石棉县乡镇级片区消防专项规划》,于2023年2月将校舍移交美罗镇人民政府,用于建设区域性消防救援站。目前,消防救援站现已建设完成,设有消防车库、装备训练器材室、接处警中心、体能训练室、消防员备勤室等;配备1辆抢险救援车、1辆消防水罐车,15名政府专职消防员和各类灭火救援装备;执行日常灭火、抢险救援、地震、森林防灭火等工作任务。消防救援站建设补齐了公共安全短板、是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既关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也为乡村振兴筑牢了“安全防线.应急管理局直升机野外停机坪。石棉县回隆镇晏如村小学为回隆镇第二小学一教学点,占地面积2088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707.23平方米,于2021年9月撤并入回隆镇第二小学。原有资产经教育局、应急管理局、消防救援大队和镇政府多方研究,于2023年2月将资产移交回隆镇人民政府用于应急管理局直升机野外停机坪建设。停机坪于2023年12月6日竣工验收,配备灯光引导系统、风向风速仪等助航系统等,可以确保直升机在每次起飞降落之时,将安全风险系数降至最低值。停机坪作业覆盖该县北部大部分地区,对该县区域森林防灭火及应急救援防控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1.农业资源回收再造点。雅安市名山区建山乡初级中学占地面积85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770平方米 。自2012年起,随着教育布局优化调整,学校逐渐闲置,停办后由万古镇建山九年一贯制学校进行管理。2024年底,该校舍资产正式移交万古镇政府,由镇政府统筹指导横山村集体与企业携手合作,依托中省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将该校舍改建为名山区万古镇横山村农业资源回收再造服务项目。目前,该项目厂房改造施工已完成,正在进行设备采购安装,预计2025年8月正式投产,预计可实现当地群众户均增收3000-5000元,初期解决用工15-20人、后期解决用工30-50人,初期年纯收入20-25万左右,形成规模后年纯收入预计50万左右。该案例以盘活闲置资产为契机,以推动乡村振兴为目标,通过对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构建起绿色循环的产业模式,不仅有效激活了沉睡的闲置资源,更切实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真正实现了资产盘活与乡村振兴的双赢局面。
2.“川椒雅味”特色企业。雨城区上里镇六家村小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建筑面积656平方米,于2021年8月撤销。区教育局为发挥闲置资产效益,发展村集体经济,于2023年报请区政府专题会研究,决定将资产移交雅安市西康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与镇村合作改建为调料加工厂。通过“合作社+加工厂+农户”的模式,整合土地、人力等资源,发展辣椒加工产业,试营业期间月销售额近50万元,满产后年销售额预计破千万,有效构建联农带农机制,助力乡村振兴。
“十四五”以来,全市累计实施雅安市田家炳中学办学硬件提升项目、四川省荥经中学提质扩容项目、四川省天全中学学生宿舍建设项目、汉源县九襄镇第三小学改扩建项目等各级各类学校新建、改扩建、改造提升及设备购置项目1417个,投入资金11.38亿元,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提升。下一步,市教育局将积极争取专项资金,持续改善办学条件。一是逐步开展空调安装试点。认真落实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要求,在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带队调研和前期数据收集摸底的基础上,拟在学校多、学生数量多以及受夏季高温极端天气影响较大的中心城区开展试点示范,2025年拟投入1600万元,实施四川省雅安中学育才校区学生宿舍楼改造项目、雅安市雨城区教育系统空调采购项目(第一批),预计在市本级及雨城区共18所学校采购安装空调1897台。二是提升硬件设施。聚焦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总目标,结合各地各校办学实际及人口流动情况,合理安排各类专项资金,逐步更新教育硬件设施,提高教学仪器性能,配备各类实验室,为全市师生创造更舒适优质的教学与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