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新闻
News
分类>>健身成日常活力漫城乡
九游体育2024年“中国·皖美山水”骑行赛石台站比赛现场(资料图)。通讯员 彭玉兴 赵家琴 摄
清晨6点,东方红广场已是一片热闹景象。广场舞爱好者踩着欢快的节拍翩翩起舞,太极队伍一招一式行云流水,跑道上年轻人迈着轻快的步伐……这幅充满活力的画面,正是石台县全民健身热潮的生动写照。
近几年,石台人能真切感受到,身边的健身设施越来越完善,运动氛围越来越浓厚,健身已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家住城区碧桂园小区的退休职工王明,每天都去金钱山运动场锻炼身体。“以前想锻炼得跑老远,现在下楼走五分钟就到运动场,塑胶跑道踩上去软软的,比在马路上散步安全多了。”她又指指场边的健身器材,笑着说:“你看,练腿的、练腰的运动器材样样都有,我们老年人在这里锻炼既方便又放心。”
城区的健身条件越来越好,农村的健身环境也今非昔比。家住七都镇芳村村的谢富兵回忆道,以前门前的广场是群众堆放杂物的地方,破败不堪,如今建起了便民健身广场,乒乓球台、扭腰器、太空漫步机等器材一应俱全。“每天傍晚,许多村民会带着孩子来广场上跳一跳、练一练,大家有说有笑,邻里关系都变得融洽了。”
为解决上班族“想锻炼没场地”的难题,假期里,全县6所学校的操场对外开放。县供电公司职工张平是个“篮球迷”,他高兴地说:“ 以前想打场篮球,场地很难找到。现在石台中学的风雨操场在假期对外开放,下雨天也能痛痛快快地打场球。”
有了锻炼的地方,还得学会科学锻炼。为满足居民对科学健身指导服务的需求,该县不断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目前全县已有465人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证书,每千人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比例为5.9‰ 。
“ 左膝微屈,重心下沉,注意呼吸节奏……”在县科学健身指导中心,县太极拳协会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王玲正耐心地指导学员练太极。林业局退休职工盛敏达是这里的常客,他笑着说:“以前自己瞎练,膝盖越练越疼。王指导教我们科学发力,现在不仅膝盖不疼了,睡眠质量都提高了。”
这种“点单式”教学十分受市民欢迎。去年秋天,曙光社区居民集体“点单”学广场舞,县教体局很快就派来了指导员林六琴,连续教了三周。“从基础步伐到队形编排,老师讲得特别细致,我们学得也快,现在社区广场舞队还能去别的社区交流表演呢!”社区李建莉说起这事,脸上满是自豪。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更是孩子们的乐园。周末的乒乓球馆里,10岁的小宇正在教练的指导下认真练习挥拍。“以前放假就抱着手机玩,现在每周来两次俱乐部,不仅学会了打球,还认识了好多新朋友。”小宇的妈妈说,看着孩子结实的胳膊,她打心底里感到高兴。
为引导群众热爱体育、参与锻炼,该县持续增加群众体育赛事供给,营造了浓厚的全民健身氛围。近年来,石台先后成立了14个单项体育协会、组织,以协会为牵头,每年组织群众体育赛事超20场次,参与人数超2万人次;举办青少年赛事超10场次,参与人数逾万人。
“我平时就喜欢打篮球,比赛的时候,村里的男女老少都来加油,比过年还热闹。”聊起丁香镇每年举办的“村BA”,该镇西柏村村民杨焕劲头十足,他已经连续三年组队参赛,去年他们队拿了冠军,大伙的荣誉感爆棚,打球更带劲了。
更让石台人骄傲的是,该县连续3年举办中国公路自行车职业联赛和“中国·皖美山水”公路自行车骑行赛等国家级赛事,形成了特色赛事品牌。家住赛道旁的吴玉珍,每年都带着孙子看比赛,“来自全国各地的选手穿着五颜六色的骑行服飞驰而过,场面太壮观了!央视镜头里还出现自家门口的竹林和溪水,太自豪了!”
学校里的体育赛事也越来越多。石台二中学生孙琳是校足球队队员,去年他们队拿了全市亚军。“现在每天都有体育课,大课间还能踢会儿球,不仅没影响学习,反而精神更足了。” 他说,班里不少同学都有运动特长,跳绳、跳远、乒乓球,大家互相较劲、比着练习,谁也不甘落后。近年来,该县还积极开展以校园足球为主的体育运动,先后有5所学校荣获“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称号,3所学校荣获“安徽省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称号。
从蹒跚学步的孩童到白发苍苍的老人,从城区广场到乡村晒谷场,石台的每一个角落,都涌动着运动的热潮。对百姓来说,全民健身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清晨的太极剑、傍晚的广场舞,是球场上的呐喊、跑道上的汗水,是越来越健康的身体、越来越灿烂的笑容… …(通讯员 江雪飞 徐敏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