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体育(NineGameSports)官方网站-最强体育平台

市体育局关于对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提案第0256号的答复-九游体育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九游新闻 > 公司新闻

九游新闻

News

分类>>

市体育局关于对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提案第0256号的答复

2025-07-20 18:38:16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近年来,常州市认线”规划纲要》《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始终坚持“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的思想理念并践行到工作中,把保护人民的生命健康放在首位,不断完善工作措施、优化工作流程、创新工作举措,努力打造常州市全生命周期运动健康管理体系,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统筹规划城乡运动设施布局。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公园绿地建设等,增设健身步道、社区智慧健身房、儿童专属运动场地等,全市建成体育公园150个,健身步道2338.8公里,二代室外健身器材示范点70个,智慧健身步道6条,一代全民健身路径点7800多处。全市33个镇、29个街道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基本实现全覆盖,433个城市社区全部建成“10分钟体育健身圈”,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4.98平方米,满足各年龄段人群就近运动需求。常州市大型公共体育场馆的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向市民开放,特殊群体(军人、残疾人、老年人等)享受不超过半价优惠。全市共有254所具备开放条件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

  组建服务0-3岁婴幼儿、儿童、青少年、中青年、老年人的专业指导团队,通过线岁婴幼儿家庭提供科学育儿指导、为中小学生提供脊柱侧弯公益筛查服务、为职场人群和老年人定制慢病干预课程等,为重点人群建立运动档案,开具个性化运动处方。

  2025年4月—5月,常州市首届“亲子童乐、幸福启程”快乐宝贝0—3岁婴幼儿亲子嘉年华公益活动在常州市文化广场、常州市沙之谷儿童公园等地举行。2024年完成慢病运动干预超2.6万人次、青少年脊柱健康公益筛查超5.7万人。举办“运动健康大讲堂”50场,为2万余市民群众提供免费国民体质测定和科学健身指导,对3200名市民开展抽样监测。共开设12家市级运动健康指导门诊,其中4家为省级运动促进健康中心。

  身心融合:心理咨询室嵌入社区活动中心,通过运动释放压力、改善情绪,同步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常州经开区戚墅堰街道河苑社区“心灵茶吧”为老年人提供专业心理引导和情感支持,钟楼区青枫社区“我心向阳”为青少年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服务。

  体卫融合:推动医疗机构与体育机构合作,2024年常州市建成6家运动促进健康实践基地和12家运动健康指导门诊,运动健康指导门诊采用“411”工作模式,充分体现医疗与运动的有机融合,统筹协调,互为补充。

  体教融合: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以“健康第一”理念为引领,通过顶层设计强化学生身心健康工作,构建“体育课程+特色项目+体质监测”体系,确保中小学生每日校内外锻炼。通过“六个一工程”“家校协同健康管理”“大课间333方案”等行动,将近视防控、体质健康纳入学校考核指标,形成“政策保障—课程实施—监测干预—家校联动”的全链条学生健康促进机制。

  下一步,市体育局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在职责范围内主动作为、敢于争先,为推进全生命周期运动健康管理提供有力保障,全力打造全人群覆盖、全生命周期贯通的运动健康服务体系,助力“健康常州”建设。二是更好地关注和提升全市各类人群的健康状况。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融入家医签约服务团队工作”服务,“培育遴选”500名社会体育指导员配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向群众提供传授健身技能、组织开展健身活动、开展科学健身知识宣传等。三是推动儿童运动健康空间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建设儿童运动环境公园,植入攀爬墙、趣味跑道、自然探索区等运动设施,提升儿童户外运动体验。四是充分发挥医疗机构专业优势和体育医院特色优势。以4家江苏省运动促进健康中心为龙头,10家常州市运动健康指导门诊为重点,6家常州市运动促进健康实践基地为支撑的慢性病防治和健康生活方式专业指导三级服务网络,进行慢性病“现场”运动干预和科学健身指导服务。引导群众形成“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意识,有效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主办: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常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版权所有:常州市人民政府电子邮箱:br/>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 (市行政中心)3号楼B座116室技术支持电线

href=""

搜索